人物
时段
朝代

類書類
雜家類
藝術類
说山训)
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
契其舟㧪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(淮南子/说 林训)
中夏用箑快之至冬而不知去褰衣涉水至陵而不知
下未可以应变(淮南子 (第 11b 页)
林训)

(第 11b 页)
   偶合
终日之言必有圣之事百发之中必有羿逢蒙之巧然

而世不与也其守节非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子囊北而全楚北不可以为庸弦高诞而存郑诞不可
以为常(淮南子/泰族训)
物故有昧揥而中蚊头掩目而别白 (第 23b 页)
人食礜石而死蚕食之而不饥鱼食巴菽而死鼠食之
而肥类不可必推(淮南子/说 林训)
次三螟蛉不属蜾裸取之不迓侮测曰螟蛉不属失其
体也(太玄经/第三亲)
化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閒暇而力有 …… (第 3a 页)
   同情
同道者相爱同蓻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
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人情自然也(亢仓子/用道篇)

虎狼杀人乌苍从上螾蛾从下聚之六者异类然同时
俱至者何也所欲同也由是观之有人之名则同人之
情耳何故不可乎(鹖冠子/王鈇)
在一不少在万不众同如林木积如仓粟斗石以成升
委无失也(鹖冠子/王鈇)
舞者举节坐者不期而拚皆如一所极同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谓许由无德乌获无力莫不丑于色人莫不奋于其所
不足(淮南子 (第 6a 页)
林训)

(第 6a 页)
赤肉县则乌鹊集鹰隼鸷则众鸟散物之散聚交感以
(淮南子/说 林训)
小人之从事也曰苟得君子曰苟义所求者同所期者
异乎击舟水中鱼沉而鸟扬同闻而殊事其情一也(淮/南)
( …… (第 6b 页)
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(淮南子/说 林训)
疮疡疥瘙孝妇不省(焦氏易林/涣之震)
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岂
肯称薪而㸑数粒乃 (第 27a 页)

以吹者异也(淮南子/说山训)
柳下惠见饴曰可以养老盗蹠见饴曰可以黏牡见物
同而用之异(淮南子/说 林训)
彼君子也以养贤为富我鄙人也以钟石金玉为富(新/序)
(刺奢/六)
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…… (第 6b 页)
流舛驰注于东海所行则异所归则一(淮南子/说山训)
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钓者静之□者扣舟罩者抑之挂者举之为之异得鱼
一也(淮南子/说 (第 16a 页)
林训)
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钧也尧舜禹汤法
籍殊类得民心一也(淮南子/说 (第 16a 页)
林训)
蹠越者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(淮南子 (第 16a 页)
林训)
夫墨子跌蹄而趋千里以存楚宋段干木阖门不出以 …… (第 16a 页)
之曰昭王常与天神博于此矣(韩非子外/储说左上)
为客治饭而自藜藿名尊于实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水激则悍矢激则远人激于名不毁为声(说苑/谈丛)
次四大其门郊不得其刀鸣虚测曰大其门郊实去名
来也( (第 24b 页)
君势不得不然也此权之所设也(淮南子/汜论训)
道德可常权不可常故遁关不可复亡犴不可再(淮南/子说) (林/训)
权者反于经而合于道反于义而后有善若棠棣之华
反而更合也(刘子/明权)
逐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事之 …… (第 2a 页)
   易知
夫和氏之璧求者不争贾骐骥之材不难阻险之路(越/绝)

(外传记/范伯)
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(后汉书冯/衍列传)
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(后汉书/范升传)
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
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(蜀志马/良传)
君子并物而错之兼涂而用之五味未尝而辨于口五
行在身而布于人(邓析子/无厚篇)
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(墨子/公输)

以贤易不肖不待卜而后知吉以治伐乱不待战而后
知克(荀子/大略)
刺我行者欲与我交訾我货者欲与我市(淮南子/说 林训)
道畔巨树堑边长沟所居昭察人莫不知(王充论衡/自纪篇)
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(楚辞九章/惜往日 …… (第 18b 页)
   难知
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
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知
其乘风云而上天(史记老/庄传)
夫孪子之相似者惟其母知之而已夫利害之相似者
惟智者知之而已(战国策/韩襄王)

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
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
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
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
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
(列子/汤问)
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抮和切适举坐而善(淮南子/说 林训)
昔晋平公令官为钟钟成而示师旷曰钟音不调平公 (第 20b 页)
巧冶不能铸木工匠不能斲金者形性然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入水而憎濡怀臭而求芳虽善者弗能为工(淮南子/说 (第 9b 页)
林训)
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(盐铁/论错)
(币/)
上山求鱼入水捕兔市非其归自令久留( …… (第 9b 页)
然刘氏夺之若转闭锤(淮南子/道应训)
倾者易覆也倚者易軵也几易助也湿易雨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以汉之彊攻于匈奴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(盐铁论/伐功)
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(说苑/谈丛)
(第 17a 页)
者乃不鸣者也(淮南子/说山训)
引弓而射非弦不能发矢弦之为射百分之一也(淮南/子说) (林/训)
璧瑗成器礛诸之功镆邪断割砥砺之力(淮南子/说 (第 4b 页)
林训)
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
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
禹之功不立 …… (第 4b 页)
则不免为人笑也(淮南子/主术训)
人不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风雨奉之(淮南子/说 林训)
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便也(韩/诗)
(外/传)
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富在术数不在 (第 20b 页)
圣人孰能观之(淮南子/汜论训)
王子庆忌足蹑麋鹿手搏兕虎置之冥室之中不能搏
龟鳖势不便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今有六尺之席卧而越之下材弗难植而踰之上材弗
易势施异也(淮南子/说 (第 6a 页)
林训)
孟贲探鼠穴鼠无时死必噬其指失其势(淮南子/说 (第 6a 页)
林训)
皮将弗睹毛将何顾(淮南子 (第 6a 页)
林训)
昌羊去蚤虱而人弗痒者为其来蛉穷也狸执鼠而不 (第 6a 页)
沦于不测是故小不可以为内者大不可以为
外矣(淮南子/说山训)
躄者见虎而不走非勇势不便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聋者不歌无以自乐盲者不观无以接物(淮南子/说 (第 10a 页)
林训)
酤酒而酸买肉而臭然酤酒买肉不离屠沽之家故求
物必于近之者(淮南子/说 (第 10a 页)
林训)
战兵死之鬼憎神巫盗贼之丑吠狗(淮南子 (第 10a 页)
林训)
…… (第 10a 页)
设鼠者机动钓鱼者泛杭任动者车鸣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高阜所在阴气不淋(焦氏易林/剥之夬)
独宿憎夜嫫母畏昼(焦氏易林/涣之蛊)
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 …… (第 10b 页)
   势均
一栖不两雄(后汉书董/卓传注)

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(吴志陆逊/子抗传)
日月不并出狐不二雄神龙不匹猛兽不群鸷鸟不双
(淮南子/说 林训)
两高不可重两大不可容两势不可同两贵不可双(说/苑)
(谈/丛)
两矛相刺勇力钧敌(焦氏易林/需之同 (第 27b 页)
受者小则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照者博(淮南子/说山训)
宫池涔则溢旱则涸江水之原渊泉不能竭(淮南子/说 林训)
短绠不可以汲深器小不可以盛大非其任也(淮南子/说 (第 7b 页)
林训)
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而一顷之陂可以灌四顷大
小之埶然(淮南子/说 (第 7b 页)
林训)
见象牙乃知其大于牛见虎尾而知其大于狸一节见 …… (第 7b 页)
而百节知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矢之于十步贯兕甲及其极不能入鲁缟(淮南子/说 (第 8a 页)
林训)
苟如子之方譬如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大所见
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(韩诗/外传)
登高而临深远见之乐 (第 8a 页)
距虚必负而走此以其所能托
其所不能(吕氏春/秋不广)
䖟与骥致千里而不飞无糗粮之资而不饥(淮南子/说 林训)
今人待冠而饰首待履而行地冠履之于人也寒不能
煖风不能障暴不能蔽也然而冠冠履履者其所自托
者然也(准 (第 13b 页)
(子说 林训)
比目之鱼所以不见得于人者以偶视而俱走也今秦
有兼吞天下之志日夜伺间不忘于侧息也赵魏与之
邻接而强弱 …… (第 4a 页)
无声(淮南子/诠言训)
足以𨃨者浅矣然待所不𨃨而后行智所知者𥚹矣然
待所不知而后明(淮南子/说 林训)
次五黄菌不诞俟干庆云测曰黄菌不诞俟逑耦也(太/玄)
(经第/三䎡)
鸟须羽而飞矢须羽而前也(释/名 (第 18b 页)
者也(淮南子/汜论训)
月照天下饴于詹诸腾蛇游雾而殆于蝍蛆乌力胜日
而服于鵻礼能有修短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衣成则必缺衽宫成则必缺隅屋成则必加措示不成 (第 19a 页)
身死或断臂而顾活类不可必(淮南子/说山训)
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
(淮南子/说 林训)
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(韩诗/外传)
对君之坐岂不安哉尚有差跌一食之上岂不美哉尚
有哽噎今若泛所谓幸 (第 3a 页)
之迹而不知因天地以游惑莫大焉虽时有
所合然而不足贵也譬若旱岁之土龙疾疫之刍灵是
为帝者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…… (第 10b 页)
仆虏不足以论之(淮南子/齐俗训)
钧之缟也一端以为冠一端以为𥿉冠则戴致之𥿉则
蹍履之(淮南子/说 林训)
狂谲不受禄而诛段干木辞相而显所行同也而利害
异者时使然也(淮南子/人间训)
俱行道德祸福不均并为仁 (第 19b 页)
差之削冠无觚
嬴之理(淮南子/本经训)
未尝稼穑粟满仓未尝桑蚕丝满囊得之不以道用之
必横(淮南子/说 林训)
夫有尽之物不能给无已之耗江河之流不能盈无底 …… (第 2a 页)
不用为大用者(淮南子/说山训)
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
治人急所用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陶人弃索车人掇之屠者弃销而锻者拾之所缓急异
(淮南子/说 (第 13b 页)
林训)
三寸之管而无当天下弗能满十石而有塞百斗而足
(淮南子/说 (第 13b 页)
林训)
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(淮南子 (第 13b 页)
林训)

(第 13b 页)
明于不形藏迹于无为(淮南子/诠言训)
舌之与齿孰先砻也錞之与刃孰先弊也绳之与矢孰
先直也(淮南子/说 林训)
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圜祸之门(说苑/谈丛)
雄圣伏名人匿麟远(焦氏易林/剥之临)
初一昆于墨不知白(太 …… (第 6a 页)
谓也(淮南子/缪称训)
圣人者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涔则具擢对旱则修
土龙(淮南子/说 林训)
终日乾乾以阳动也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以动因
夜以息唯有道者能行之(淮南子/人间训)
周制曰先时者死 (第 20b 页)
雷毁不得已而动故无累(淮南子/说山训)
圣人之处乱世若夏暴而待暮桑榆之间逾易忍也(淮/南)
(子说 林训)
昏暮不行候且时明(焦氏易林/遁之临)
畏昏潜处候时昭明卒遭白日为荣禄主(焦氏易林/既济之豫)
言众 …… (第 4b 页)
夜见黂而求成布虽其理
哉亦不病暮(淮南子/说山训)
木方茂盛终日采而不知秋风下霜一夕而殚(淮南子/说 林训)
使人无度河可中河使无度不可(淮南子 (第 20b 页)
林训)
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今取帝王之道而 (第 20b 页)
气异积也大勇小勇有似于此(淮南子/说 林训)
鸟有沸波者河泊为之不潮畏其诚也故一夫出死千
乘不轻(淮南子/说 (第 11a 页)
林训)
子真为勇悍矣今未尝见子之奇辩也一邻之斗也千
乘之胜也(说苑/善说)
夫登高临危而目不眴而足不陵者此 (第 11a 页)
利人则可(淮南子/说山训)
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卢为者
不得用用者弗肯为(淮南子/说 林训)
家人有严君焉井灶之谓也俾冬作夏非灶孰能俾夏
作冬非井孰闲(艺文类聚/火部灶)
齐女徐吾者东海上贫妇 (第 28a 页)